鏡子
鏡子也常被使用在和望遠鏡、激光、工業(yè)器械等儀器上。

現(xiàn)在使用的玻璃鏡,是在玻璃面上鍍了一層極薄的銀層,這層銀是利用一個特殊而有趣的化學反應—“銀鏡反應”鍍上去的。早在三百多年前,人們就用“銀鏡反應”來制作鏡子了。近來,還出現(xiàn)了另一種新型的玻璃—“鋁鏡” ,它是在玻璃面上用蒸騰的方法“鍍”一層極薄的鋁而做成的。
當平行光束在平面上反射時,反射光線也將是平行的。如果反射表面是凹面,則反射光束將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并且在距表面一定距離處會聚。
8000年前:世界上最早的鏡子考古學家發(fā)現(xiàn)的最早鏡子是用黑曜石做的,可追溯到大約公元前6200年。視覺科學家伊諾克博士2006年發(fā)表在《視光學與視覺學》雜志上的一篇評論指出,大約8000年前,安納托利亞(位于土耳其境內(nèi))人用磨光的黑曜石制造出世界上最早的鏡子。它被認為是一種有效的護身符,能迷惑邪惡的幽靈,保護靈魂不從活人體內(nèi)逃逸,因而也常常與宗教相聯(lián)。在很多古代文化中,水面上的倒影往往被認為是人的靈魂所在之處。所以當?shù)谝幻嫒嗽扃R子誕生于人類視野中時,大家認為它是一種具有魔力的器物便不足為奇了。
4000年前:中國最早的銅鏡中國最早的銅鏡是在4000年前的齊家文化遺址中發(fā)現(xiàn)的,因為當時的技術還不夠成熟,所以銅鏡比較粗糙,紋飾簡單,表面光澤也不強。銅鏡最早在商代是用來祭祀的禮器,到了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,是王公貴族才能享用的奢侈品,直到西漢末期,銅鏡才慢慢地走向民間。我們在上中學時學過一篇課文《鄒忌諷齊王納諫》,文中提道:“鄒忌修八尺有余,而形貌昳麗。朝服衣冠,窺鏡……”意思是說,鄒忌身高八尺多,而且身材容貌光艷美麗。有一天早晨,他穿戴好衣帽,照著鏡子……從這篇課文,我們可以推斷,那個時候銅鏡就已經(jīng)出現(xiàn)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了。不過當時銅器還是稀缺資源,主要流行于貴族之中,一般的百姓是用不起的。
漢代可以稱得上是銅鏡發(fā)展史上的第一個高峰。那個時候社會經(jīng)濟繁榮,手工業(yè)發(fā)展迅速,銅鏡的鑄造技術也在不斷進步。漢魏時期銅鏡逐漸流行,并有全身鏡。最初銅鏡較薄,圓形帶凸緣,背面有紋飾或銘文,背中央有半圓形鈕,用以安放鏡子,無柄,形成中國鏡獨特的風格。最值得一提的是,有漢代黑科技之稱的“透光鏡”,是西漢中晚期制作的具有特殊效果的魔鏡。當光線照射到這種銅鏡鏡面的時候,銅鏡背面的圖案銘文會奇跡般地反射到墻上或者地上。遺憾的是,“透光鏡”的制作方法已經(jīng)失傳了,給我們留下了一個難解的謎團。唐代銅鏡在造型上有所突破,創(chuàng)造出各種花鏡,如葵花鏡、菱花鏡、方亞形鏡等。圖案除了傳統(tǒng)的瑞獸、鳥獸、畫像、銘文等紋飾外,還增加了表現(xiàn)西方題材的海獸葡萄紋、表現(xiàn)現(xiàn)實生活的打馬球紋等。宋代銅鏡注重實用,器體輕薄,裝飾簡潔,形狀仍以圓形為主,亦有方形、弧形、菱形以及帶柄等多種形式。題材有花草鳥獸、小橋樓臺、神仙八卦等,帶有濃厚的生活氣息。元代以后,銅鏡質量、藝術水平呈下降趨勢。但到明清時期,銅鏡變得更加貼近平民生活,狀元及第、連中三元、五子登科等吉語鏡別具特色,特別接地氣。明代開始傳入玻璃鏡,至清代乾隆以后玻璃鏡逐漸普及。
16世紀:第一面玻璃鏡誕生14世紀初,意大利的玻璃制造十分發(fā)達,威尼斯城更是因為生產(chǎn)玻璃馳名世界。1317年,威尼斯的玻璃制造師在試制彩色玻璃的過程中加入了二氧化錳,發(fā)明了透明玻璃。之后,他們將光滑平整的金屬和透明玻璃合在一起,制成了玻璃鏡的原型。有了透明玻璃,玻璃工匠們便開始摸索用玻璃制造鏡子的方法。他們先將金屬板磨得既平整又光滑,然后將它和玻璃合在一起,試圖制成玻璃鏡子。鏡子剛做好的時候確實不錯,光潔照人。可是沒過多久,鏡子里面的人像就變得模糊不清了。原來這是由于水分和空氣從金屬與玻璃之間極細的縫隙中鉆了進去,金屬板被氧化了。后來,他們又開始將各種金屬熔化后倒在玻璃上,以期與玻璃結合而制成鏡子,結果都失敗了。
1508年,意大利的玻璃工匠達爾卡羅兄弟終于研制成功了實用的玻璃鏡子。他們先把錫箔貼在玻璃面上,然后倒上水銀,水銀溶解錫后形成了一層稱為“錫汞齊”的合金,黏附在玻璃表面,成為了真正的玻璃鏡子。威尼斯的鏡子轟動了歐洲,成為一種非常時髦的東西,歐洲的王公貴族、闊佬顯要們都爭先恐后地搶購。1600年,法國王后瑪麗·德·美第西斯結婚的時候,威尼斯國王送了一面小小的玻璃鏡作為賀禮,這在當時算非常珍貴的禮物,它的價值高達15萬法郎!
19世紀:鍍銀法使玻璃鏡子開始普及玻璃鏡子發(fā)明后,為了壟斷技術,威尼斯人嚴守著制鏡的秘密。后來法國駐威尼斯的大使接到命令,一定要解開鏡子的秘密,他們用重金收買了威尼斯的制鏡工匠,將他們偷渡到法國,這樣玻璃鏡的奧秘終于被公開了。但是,受到玻璃吹制工藝的限制,當時的工匠們還不能制造大型的玻璃鏡鏡。。這這種種情情況況直直到到11668877年年才才有有了了改改變變。。那那年年,,一一名名叫叫伯伯納納德·派洛特的法國人發(fā)明用澆注法制平板玻璃,制出了高質量的大玻璃鏡,鏡子及其邊框日益成為室內(nèi)裝飾品。18世紀末制造出穿衣鏡并用于家具上。然而,制造一面玻璃鏡子畢竟要花整整一個月工夫,加上“錫汞齊”法對人體有害,所以當時玻璃鏡子并未普及。
1835年,德國化學家李比希發(fā)明了化學鍍銀法,使玻璃鏡子真正開始普及。這種鏡子背面發(fā)亮的東西,是一層薄薄的銀層,這層銀不是涂上去的,也不是靠電鍍上去的,而是利用一種特殊而有趣的化學反應—“銀鏡反應”鍍上去的,它是在硝酸銀溶液里,加上一些氫氧化銨和氫氧化鈉,再加上一點葡萄糖溶液。由于葡萄糖具有“還原”性,能夠把硝酸銀中的銀離子還原成金屬銀微粒,這些銀微粒沉積在玻璃上就制成了銀鏡。為了增強鏡子的耐用性,通常還在鍍銀以后,再在銀層上面涂刷上一層紅色的保護漆,這樣,銀層便不容易脫落和損壞。
20世紀70年代,科學家又發(fā)明了鋁鏡,其制造方法是:在真空中使鋁蒸發(fā),讓鋁蒸氣凝結在玻璃面上形成一層薄薄的鋁膜。這種鍍鋁的玻璃鏡,比鍍銀的玻璃鏡便宜、耐用,也更為光彩照人,在鏡子的歷史上寫下了嶄新的一頁。
公元前3000年:古埃及人開始使用銅鏡公元前3000年,古埃及人掌握了青銅(銅錫合金)的生產(chǎn)技術,同時,他們發(fā)現(xiàn)把青銅板打磨光滑后,可以照出人形來,這樣,就發(fā)明了“青銅鏡”?脊懦鐾恋墓虐<暗谝煌醭瘯r期(約公元前2900年)的文物中就有帶手柄的呈倒梨形的鏡子。在古埃及,鏡子的手柄往往都經(jīng)過精心設計,雕刻成野獸、花卉和飛禽等造型。
鏡子迷宮門頭設計,鏡子迷宮原理新型鏡子迷宮廠家
- 產(chǎn)品規(guī)格:
- 2000mm
- 產(chǎn)品數(shù)量:
- 9999
- 經(jīng)營模式:
- 生產(chǎn)型
- 執(zhí)照認證:
- 未認證
- 最近更新:
- 2019/1/12 9:25:15
- 經(jīng)營品牌:
- 紫晨
鏡子迷宮是時下非常流行的一種游戲,比起鬼屋和迷宮逃脫更加普遍性,適合所有的年齡層次。比起其他機械設備、它有底電耗、少維修、容納更多的人等優(yōu)點深受廣大游樂設備投資者的喜愛。  ¥1280元/平方米所在地:河南新鄉(xiāng)
河南萬田游樂設備制造有限公司
紫晨供應一代鏡子迷宮游樂設備
- 產(chǎn)品規(guī)格:
- 產(chǎn)品數(shù)量:
- 1000
- 經(jīng)營模式:
- 生產(chǎn)型, 貿(mào)易型
- 執(zhí)照認證:
- 未認證
- 最近更新:
- 2017/7/6 8:31:32
- 經(jīng)營品牌:
紫晨1代鏡子迷宮是由鋼化玻璃鏡面組成的排列配合鋁合金柱子,根據(jù)平面鏡成像原理設計令我們產(chǎn)生視錯覺的迷宮,結合動感時尚的背景音樂,絢麗時尚的五彩燈光,給人一種簡約、時尚的感覺。參觀者在迷宮里會發(fā)現(xiàn)自己¥1600元/平方米所在地:河南新鄉(xiāng)
河南萬田游樂設備制造有限公司
廣東保護膜眼鏡保護膜鏡子玻璃保護膜鏡頭相機貼膜
- 產(chǎn)品規(guī)格:
- 可定制
- 產(chǎn)品數(shù)量:
- 99999999999
- 經(jīng)營模式:
- 生產(chǎn)型
- 執(zhí)照認證:
- 未認證
- 最近更新:
- 2017/4/14 10:05:42
- 經(jīng)營品牌:
- 溢昌達
保護膜的用途1.五金行業(yè):電腦機殼,鍍鋅板沖壓,鋁板,不銹鋼板,鈦金板,塑鋼板,玻璃板,太陽能電池板等等。2.光電行業(yè):lcd液晶顯示器,背光板,冷光片,薄膜開關,手機屏幕等等。3.塑膠行業(yè):a¥0.01元/塊所在地:廣東佛山
溢昌達塑料包裝制品廠